
政策引导
2016年12月21日,习总书记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4次会议上指出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三化四分类五原则”的指导思想。
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推行制度)
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分类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该制度, 关系13亿人,关系三化处理原则!很重要! )
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建立全过程四分类系统,不仅前端要分类,而且后端要处理。)
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 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关于制度的五项原则。)
201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办发[2017]26号)
2017年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推进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
2018年1月《教育部办公厅等六部门关于在学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发厅[2018]2号)
2019年6月住建部、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通知》

生活垃圾为什么要分类
生活垃圾分类是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重要基础。通过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处置,变废为宝,既能提高垃圾资源利用水平,又能减少垃圾处置量,达到回收可用资源、降低处置成本、减少土地消耗的目标,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垃圾分类的意义
垃圾分类是垃圾分类处置的首要环节,是解决日益突出的城市生活垃圾出路问题的重要举措。
1、充分回收利用可回收物,变废为宝
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物品,如纸张、塑料、橡胶、玻璃、瓶罐、金属以及废旧家用电器等从垃圾中分离出来利用,变废为宝,既提高垃圾资源利用水平,又可减少垃圾处理量,是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2、减少垃圾处理量
垃圾通过分类收集后便于对不同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置。如对厨余果皮进行堆肥发酵处理,转化为有机肥。对其他垃圾以及堆肥处理产生的残渣进行卫生填埋或焚烧,可以减少填埋量,从而节省宝贵的土地资源,实现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的双赢。
3、减少环境污染
我们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如果不分类,将增加后续处理难度,导致垃圾处理效果不理想,造成对空气、水质、土壤的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环境。

垃圾种类
1、有害垃圾:
废电池(镉镍电池、氧化汞电池、铅蓄电池等),废荧光灯管日光灯管、节能灯等),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溶剂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相纸。
温馨提示:将有害垃圾单独投放至“有害圾收集容器”内,或固定回收点。投放时不应弄破有害垃圾的容器或包装物:灯管、温度计等易碎的有害垃圾应用纸或
2、厨余垃圾:
家庭日常生活中丢弃的果蔬及食物下脚料、剩菜剩饭、瓜果皮、壳、茶渣、骨头、动物内脏、盆栽残枝落叶等。
温馨提示:将厨余垃圾投放至“厨余垃圾收集容器”内,应采用可降解的厨余垃圾专用袋进行“专袋投放"、投放前去除食品包装及餐具制品,井沥干水分,投放时避免二次污染。
3、可回收物:
主要包括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包装物,废旧编织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玻璃,废纸塑铝复合包装等。
温馨提示:将可回收物投放到“可回收物收集容器”内,或固定回收点。其中,废纸类投放前,应去除塑料封面(套)、钉针等,并铺平叠好,加以捆绑;瓶罐等容器应倒空内装物,饮料软包装应抽出吸管并压平;纸、塑、金属等混杂的物品应尽可能属性进行拆解。
4、其他垃圾:
主要包括陶瓷、灰土、卫生间废纸、烟蒂及清扫垃圾等难以回收和废弃物。
温馨提示:使用后的餐巾纸、厕纸、尿片、抹布无回收利用价值,应投入其他垃圾收集容器中,装修装饰产生的装修垃圾不属于其他垃圾,应预约收运单位单独收运。

每个人带动家庭成员
按照统一标准分类投放
养成垃圾分类的文明生活习惯
自觉践行“光盘行动”
从源头减少厨余垃圾产生
减少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制品
和一次性消费品
从源头上控制垃圾生成总量
